水是茶飲料加工中***重要的原料之一,通常純茶飲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0.20%~0.50%,果汁或果味茶飲料固形物含量在20%以下,因而水在茶飲料中的比重一般超過80%。水質的好壞對茶飲料品質有明顯的影響,水中的離子組成及含量、溶氧量、有機物含量,以及水的pH和種類等都會影響茶飲料的色澤、滋味、香氣和澄清度等品質。因此,了解茶飲料用水的要求及其選用和處理技術,對保證茶飲料的質量至關重要。
茶飲料是一種特殊的嗜好性飲料產品,對水質的要求較高,特別是純茶飲料用水要求一般要高于軟飲料用水標準,不僅應符合無色、無味、低硬度和低微生物含量等基本要求,對水中鈣、鎂、鐵等離子的含量有更高的控制指標。
1.毒理學和細菌學指標要求
自然界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離子、有機物質、浮游生物和微生物,其中有機物質除蛋白質、淀粉和膠質外,還有農藥、多環芳烴和有機污染等。這些物質不僅影響飲料的澄清度,而且對茶飲料加工工藝和產品衛生質量都有較大的影響,其中與人體健康有關的有機物、無機物、致病菌含量符合相關標準是茶飲料用水***基本的要求。世界衛生組織已對艾氏劑、狄氏劑、苯、苯并芘、氯丹、滴滴涕以及七氯和七氯環氧化物、六氯苯等有機成分含量作了規定。美國制定的飲用水有害物質允許濃度、日本的飲用水標準、中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(GB5749)等都對這方面有明確的規定。茶飲料用水應達到或超過這些標準的要求。
表1 軟飲料用水國家標準(GB10790--89)
|
項目
|
指標
|
項目
|
指標
|
濁度(度)
|
<2
|
高錳酸鉀消耗量(mg/l)
|
<10
|
色度(度)
|
<5
|
總堿度(CaCO3計,mg/l)
|
<50
|
味及臭氣
|
無味、無臭
|
游離氯(mg/l)
|
<0.1
|
總固形物(mg/l)
|
<500
|
細菌總數 (個/ml )
|
<100
|
總硬度(CaCO3計,mg/l)
|
<100
|
大腸菌群 (個/100ml )
|
<3
|
鐵(mg/l)
|
<0.1
|
致病菌
|
不得檢出
|
錳(mg/l)
|
<0.1
|
|
|
2.感官指標要求
水的混濁主要是由懸浮物、膠體物和鐵、錳等溶解物質產生的;而色澤多為腐殖酸等植物分解生成物和鐵、錳等所致;臭氣和臭味一般是由腐殖酸等植物分解生成的硫化氫、氨等氣體和水的消毒及工業污染造成的。這些物質不僅影響茶飲料的風味品質,而且也可能與茶飲料中的各種物質發生反應而降低品質。而目前茶飲料基本屬于澄清汁類型,多采用透明PET瓶包裝,因此濁度、色度、臭味等感官指標是茶飲料用水的基本指標參數。這些感官指標應達到或超過軟飲料用水國家標準的基本要求(見表1)。
3.化學成分指標要求
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,水中的金屬離子含量和組成對茶飲料的品質有顯著的影響。不同水質條件所含的礦質離子含量不同,可導致電導率的明顯差異,從而影響茶多酚、類黃酮及茶色素等的浸出。特別是水中的鈣、鎂、鐵等離子含量對茶飲料的品質有重要的影響,鈣、鎂離子含量過高,易引起茶飲料出現混濁和沉淀,并影響滋味和湯色;鐵離子含量過高,易產生鐵離子和茶多酚的絡合顯色反應,使茶水色澤變成藍黑色,并造成沉淀。因此,茶飲料用水除符合軟飲料用水國家標準(GB10790-89)外,重點要控制水中鈣、鎂、鐵等離子含量。
較佳的萃取水質特性為:
①pH值6.0~7.2;
②Fe3+<0.8 mg/l;
③總硬度 (CaCO3計)<50mg/l。
另外,應盡量降低水中的溶解氧量。